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中心新闻 /

新闻公告

“统计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一百一十七讲顺利举行

2020-05-14

5月13日下午,“统计大讲堂”第一百一十七讲——COVID-19专题系列第六讲顺利举行。此次讲座为线上讲座,共有近三百人通过腾讯会议及在线直播参与研讨。讲座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最初50天内中国传播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为主题,邀请了牛津大学马丁学者田怀玉作为报告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王瑜作为评论人。统计学院教授易丹辉、许王莉,讲师白琰冰参加讲座。本次讲座由统计学院副院长、中心研究员李扬主持。

李扬首先说明了本次讲座的注意事项,并简要介绍了报告人田怀玉与评论人王瑜。田怀玉是世界卫生组织外部专家、盖茨基金会与中国科技部联合评选的“Grand Challenge Young Scientists”、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级项目多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骨干参与多项重点科研计划。王瑜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质量控制与改进学组委员、北京生物医学统计与数据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医疗保障、老龄化、肿瘤数据分析、健康调查等方面的研究。

田怀玉首先通过鼠疫杆菌和狂犬病病毒的例子,介绍了以往流行病方面的研究成果,由此引出现有传染病流行病学模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研究中的应用。之后,他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最初50天内中国传播控制措施的效果:一是评估“武汉市封城”对疫情空间扩散速度的影响;二是评估各省市具体干预措施对疫情发展的影响;三是估计武汉封城及各项干预措施对于遏制疫情发展及传播的贡献。最后,他分享了研究所得的主要结论:一是中国的城市化和快速交通系统的发展加速了新冠肺炎的传播,但前所未有的武汉出行禁令和各地迅速实施的一级应急响应,遏制了中国境内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长,大大限制了传染规模;二是中国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仍然面临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放松控制措施可能导致病毒传播死灰复燃。此外,鉴于病毒继续在世界范围传播,上述控制手段和结果是否可以在中国以外被复制,以及哪些干预措施最有效,还需进一步的调查总结。


王瑜认为,田怀玉的报告非常有价值,从数据模型的角度出发,客观科学地评价了疫情暴发后中国传播控制措施的效果。她就模型中同时实施的停止市内交通和关闭娱乐场所两项措施在传播控制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提出疑问,田怀玉对此进行了耐心解答。

交流提问环节中,在线师生积极参与互动。易丹辉对时空扩散的动力学模型四个核心参数提出疑问,并得到了详细的解答。通过田怀玉的回答与解释,大家对于中国传播控制措施的效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