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瑞典应用统计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6-01-06
2006年1月4-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召开了“中国瑞典应用统计国际研讨会”,会议有来自中国和瑞典的18所大专院校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研究生的国际合作培养、2006-2010年基地重大课题选题、全国应用统计中青年培养计划方案以及全国研究生、青年教师课题研究奖励计划方案等议题做了专门讨论。并有专家就一些学术问题做了专题报告。
瑞典Dalarna大学统计学Kenneth Natanaelsson教授介绍了瑞典政府统计:瑞典是实行“专业统计分散、地方统计集中”型体制的国家,其主要特点是横向组织管理比较分散,纵向集中垂直领导。
瑞典政府统计的历史沿革:
1686年,实施教区登记;
1749年,开始制作瑞典人口统计表;
1858年,瑞典统计局成立;
1962年,将所有部门的政府统计工作集中化;
1994年,将某些部门的统计工作分散到24个政府机构部门;
同时对瑞典著名统计学家作了介绍,他们是:
Harald Cramér(哈拉尔德·克拉梅尔):瑞典数学家和统计学家,专研数理统计学。克拉梅尔也从统计学方面有杰出贡献于素数和孪生素数的分布问题。
Herman Wold:1960年代最先提出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
KG Jöreskog:瑞典统计学家,1969年在美国的《心理计量学》杂志上发表了“确定性极大似然因子分析的一般方法”一文,首先系统地提出了“确定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因素分析的研究和应用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Weibull(威布尔):提出了统计学中著名的Weibull分布。
接下来Johan Bring教授就当今统计应用领域做了归纳总结:
计量经济学
生物统计学
抽样调查
质量控制
时间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
……
结构方程模型是用来检验观测变量和隐变量、隐变量和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现在所用的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学理论,来源于70年代一些学者的工作。过了一些年后,结构方程模型才受到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一方面是随着社会和行为科学研究问题复杂性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统计软件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会议上Yang Fan副教授特别介绍了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即在经典结构方程模型(多为线性)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交互作用项,开辟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的新领域。
贺昌砾副教授主要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应用的三个问题:一是关于单位根检验的问题(对于各种时间序列模型如AR、MA、ARMA、ARIMA等等);二是关于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及应用;三是关于ARCH和GARCH模型的应用。
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在于瑞典Dalarna大学的统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项目,此项目面向的对象为有志于成为应用统计学家或者想继续参与统计学博士学位培养项目的本科学生。项目培养时间为一学年,学习课程有:上学期——微积分、概率论、统计计算、统计推断;下学期——广义线性模型(GLM)、贝叶斯统计,同时下学期应完成一篇英文毕业论文。同时本次会议上Kenneth也介绍了瑞典的地理环境以及本项目的费用等问题。
关于“十一五”规划选题,大家一共提出25个,我们要求大家回去后再详细论证,最后选定12个题目左右。另外,我们希望进一步发展与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瑞典达拉纳大学、STITISTICON统计咨询公司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关于中青年培养计划将进一步联系国家统计局,研究具体方案。
研究生研究奖励计划将正式开展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