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会议 /

学术交流

第四届APEF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4-09-06

2004年9月5日,第四届APEF亚太经济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办,邀请了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者出席会议,会议中心主题是“新东亚竞争力”。

9点整,本届会议执行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彦云老师致开幕词,对与会学者表达了热烈欢迎,并预祝此次会议圆满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李静萍副教授发表“东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讲话。文章在简要介绍东亚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以及各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和要素排名之后,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东亚10国分为3类,并对各类经济竞争力做了进一步的详细分析和解释。在此分析基础上,文章对东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Sayed Komail Tayebi演讲“How Does Pass-Through Exchange Rate Affect Trade Integration in ASEAN+3?”这篇文章探讨了汇率变动对ASEAN+3等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首先探讨了货币政策波动性对汇率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汇率对进口价格从而对贸易变动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一国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1972—2002年的数据,对每个国家建立计量经济联立方程模型。并且在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以考虑货币替代(money integration)的影响。文章结果得到了非常有意义的结论。

Hyun-Hoon Lee演讲“Korea’s Marginal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the Choice of Preferential Partners.”这篇文章在东亚地区区域化(regionalism)即国与国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大背景下,运用韩国1991—2001年的经济历史数据,分析了韩国在开放国内市场之后所面临的调整成本的相对大小。最后文章从由贸易引发的调整成本的角度,评价了与不同贸易伙伴进行的地区贸易。

庄剑(Jian Zhuang)演讲“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的运作”文章首先介绍了亚洲开发银行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发展历史、股东、成员,以及它的三个主要业务或职能的发展。接着从贷款、技术援助和股权投资三个角度论述了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的运作历史。文章最后给出了亚洲开发银行对竞争力的理解。

Kukunari Kimura & Yuya Takahashi演讲“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DI with Fragmentation: the Gravity Equation Approach.”随着东亚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飞速发展,产品销售渠道在经济区域化进程中显得愈来愈重要。在此背景下,文章运用重力方程方法(gravity equation approach)研究了机械零件的国际贸易以及垂直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从实证的角度来阐明分销理论中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

Chen Min Hsu演讲“Financial Structure, Corporate Finance, and Growth of Taiwan’s Manufacturing Firms”论文检验了台湾制造业企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探讨了不同行业公司财务选择和财务结构对公司增长的影响。文章采用280家上市公司1991—2002年的动态纵向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加以实证。文章得到了很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Van Hoa Tran演讲“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Growth in Major Economies in Asia: evidence on country-Specific Institu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论文研究了性别歧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采用最近新发展的一个将性别歧视内化到模型内部的经济增长模型,运用世界银行世界表格(World Bank World Tables)中亚太地区六个主要国家1971-200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性别歧视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影响,帮助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政策。

蔡志洲演讲“东亚经济模式和中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论文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介绍了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接着文章在回顾中国保持20多年经济告诉持续增长的同时,探讨了支持高速长期增长的几大要素,包括机构改革、后发优势等;最后文章讨论了中国经济在新世纪保持高速增长所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工业进程中的城市化”以及“合理的宏观调控和控制”。

Ryuhei Wakasugi演讲“How Is the Location Choice of Japanese Affiliates Affected by Regional Conditions in China”上世纪90年代,日本公司迅速将部分垂直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这篇文章搜集了1989-1998年在中国各个省份城市建立的1027家日本生产厂商的数据,运用条件逻辑斯蒂模型(conditional logit model),实证检验了地区条件是如何影响这个地区被选作生产产地的可能性。模型结果发现,地区凝聚状况(agglomeration effect),社会基础条件(social infrastructure),经济特区数量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的富余程度都能极大地提高该地区被选中的可能性,而工资级别反而降低这种可能性。

Chan-Hyun Sohn演讲“How FTAs Affect Income Levels of Member Countries: Converge or Diverge?”

Junko Shimizu and Eiji Ogawa演讲“Risk Properties of AMU Denominated Asian Bonds”                这篇文章探讨了以亚元(AMU, Asian Monetary Unit)命名的亚洲债券与东亚国家以各国货币命名的债券相比的风险特性。文中的亚元是一虚构概念,即以ASEAN5国,日本,中国,韩国和香港的货币组成一篮子货币。实证分析取得了比较有意义的结论。

陈瑾玫演讲“东北经济的现状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文章首先介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几大问题,并对问题背后的原因做了深刻分析;接着文章介绍了国家实施的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及其效果;文章最后点出了东北工业基地振兴的潜力,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路。

李志辉演讲“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文章以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应用加权分析方法对其作出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  索了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相对低下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范文征演讲“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与现行政策”论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根据珠江三角洲现在的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赵彦云教授致词,庆祝会议圆满结束!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

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