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一百一十五讲顺利举行
2020-04-23
4月22日下午,“统计大讲堂”第一百一十五讲——COVID-19专题系列第四讲顺利举行。此次讲座为线上讲座,共有近三百人通过腾讯会议及在线直播参与研讨。讲座以“疫情对中国价值链体系的影响分析”为主题,邀请了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教授马丹作为报告人,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静萍作为评论人。统计学院教授易丹辉、副教授薛薇参加讲座。本次讲座由统计学院副院长李扬主持。
李扬首先说明了本次讲座的一些注意事项,并简要介绍了报告人马丹和评论人李静萍。马丹是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经济社会统计、政府统计、金融统计等领域有杰出贡献。李静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分析和国民经济核算等。
马丹首先概述了此次疫情波及范围之广和对世界经济产生的严重冲击,通过收集大量的基本数据事实,分析了工业产能利用率、失业率、固定资产投资、PMI指数的回升力度、人员流动情况等数值的变化,简单介绍了中国经济目前的基本情况。她借助WTO对于国际贸易的预测,引出了价值链分工中增加值的测算问题。之后,她简要介绍了中国的价值链分工体系,并引入了标准的ICIO表对中国和全球的进出口体系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同时基于Leontief矩阵的分解介绍了经典的投入产出模型。此外,她重点向大家解释了拓展的国际投入产出表(RICIO),即把中国的区间投入产出表与ICIO表进行结合,从数据获取、统一部门、指标转换、约束优化等方面对RICIO表进行了详尽的阐释。最后,她提出了利用“GVC(全球价值链)+NVC(国内价值链)”的双重分工重构价值链等应对价值链冲击的四种重要途径,并总结了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
李静萍认为,马丹的报告内容丰富、思考深入,报告回顾了产业分工的历史,用详实的数据展现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介绍了全球价值链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以及扩展的ICIO表,更对如何认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以及我国如何利用全球价值链来发展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她与马丹就区域化价值链趋势对RICIO表的结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讨论中马丹对于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
在交流提问环节,在线师生积极参与。易丹辉对于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能否与目前实际衔接提出了疑问,并得到了详细的解答。通过马丹的回答与解释,大家对于全球价值链和报告中提到的RICIO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深切感受到了统计学知识在社会科学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