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产值问题讨论回顾(一)——开篇导语
2022-03-16
一段尚未系统追踪过的往事
产值是产出价值的简称,被用来反映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度量经济的增长。基于此,宏观经济管理一直将产值指标作为抓手,无论是经济动态的短期观察,还是经济趋势以及结构的长期分析,都离不开产值指标的应用。于是,产值指标的定义和测算就成为一个受到特别关注的问题。数据生产者关注,目的是为了通过产值指标更客观、准确地衡量经济发展状况;广大数据用户关注,是为了更好地解读产值指标,以这些数据为先导进行更好的经济决策。直到今天,围绕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各种讨论和质疑仍然是非常热门的研究议题。
产值指标的背后,是建立在相关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体制之上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早期MPS(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和SNA(基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民账户体系)并行,基于生产范围的不同定义开发了各自的核心产值指标体系。此后伴随苏东国家经济体制转型,MPS作为一套现实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被放弃,SNA随即成为全球各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规范,核心产值指标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和统一,原本依托MPS的一套产值指标最终被GDP及其衍生指标所替代,成为全球各国宏观经济观测分析的核心指标。
中国产值指标选择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新中国建立,国家经济建设的基调是秉承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由此决定了所应用的产值指标必然属于MPS框架下的指标序列,起点就是本文以下要讨论的总产值。1970年代末,伴随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向SNA转向,核心产值指标随之逐步转换,一个显著标志就是1985年开始进行GDP核算,到1990年代,原来的一套以总产值为中心的产值指标最终被正式取代。
在这一选择和转型过程的背后,包含了几代统计人的研究、思考和实践,起点就是1950年代向苏联学习、基于MPS建立的以总产值为代表的产值指标。先是按照“老大哥”的指点逐步建立起一套进行产值统计的制度,进而结合统计实践和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开始针对总产值指标的定义和算法展开讨论,进而延伸到替代指标的选择。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争论,并与当下围绕GDP的争议相比较,不禁让人生出许多感慨——尽管所面对的指标发生了变化,但争论所涉及的核心议题则是相通的:表面看来,争论的焦点是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其背后的实质则与特定时代的经济管理模式、所秉持的经济思想、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密切相关。这就是说,对当年围绕总产值指标所发生的讨论进行回顾和总结,一方面可以钩沉当年“我们从哪里来”“曾经走过怎样的路”,同时也可以为理解当下、面对当前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然而,检索文献发现,尽管产值指标这个主题是如此重要,此后数十年间却没有人对这场持续数年、吸引很多人(其中包括很多在经济学界、统计局系统很有影响的专家,比如后面我们要重点介绍的孙冶方、王思华、岳巍)参与的讨论做专门总结。根据检索到的文献,《中国统计》1980年3期曾经刊载过霍政的“关于产值指标讨论的几种主要意见”;莫曰达有一篇“追忆改革开放前的“百家争鸣”与统计科学研究”(刊于《统计研究》2002年7期),涉及到这个话题;在他和刘晓越合著的《新中国统计工作历史流变》中,第四章“统计思想的一度活跃”设有一个专题“关于工业总产值的讨论”,专门谈及这场争论,但大部分篇幅仅用于转述孙冶方所写论文的内容,所以还难以视为针对这个专题的系统性研究。
基于上述种种情况,我们想做一次尝试。
我们全面搜集整理了与此次讨论有关的文献。大部分文献刊于国家统计局机关刊物《统计工作》(即《中国统计》杂志的前身,前后曾以《统计工作通讯》《统计工作》《计划与统计》冠名),此外还有少量文献见于其他经济类刊物,包括只出了九期的《统计研究》,主要刊载苏联文献翻译稿的《经济译丛》,以及《经济研究》《教学与研究》《新建设》等。我们仔细阅读这些文献,寻找包含在其中的逻辑线索,努力再现六十余年前的讨论现场。
以下各篇就是此次努力的结果,其中涉及孙冶方的部分文字曾经以“建国初期产值指标讨论的历史回顾与方法论辨析——以孙冶方《从“总产值”谈起》为主线”在《经济科学》2021年2期刊出。在此过程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何静和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在读博士雷奇彪在资料搜索整理方面提供了很大帮助,在此特致感谢。
分阶段文献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基本背景。任何一个宏观经济体都需要对其经济总量做观测,就像现在我们离不开GDP一般。但是,相较于民国而言,新中国对于产值指标、对于从上到下一以贯之的产值指标,具有更高的需求。盖因新中国秉承苏联模式,目标是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因此必须有相应的统计指标作为计划编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的工具。所以,在建国之初的1950年,当时还没有独立的国家统计局,而是在财经委下面的统计处时期,即开始建立产值统计(实际上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东北统计局,1949年就开始计算地区工业总产值)。
基于上述,总结《统计工作》中有关产值刊文,大体可以以1956年为界分为两段时期。前一阶段所刊文献的关键词是向苏联学习、建立中国的产值统计制度。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题。
第一是有关不变价格的作用和应用。以国家统计局名义刊发的“关于不变价格的作用及其他问题的说明”,详述为什么要采用“不变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以及1952年不变价格的制定和相关处理。直接从苏联翻译的“论以可比价计算的工业总产值计划”,系统论述如何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并应用于计划管理。随后还有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比如如何针对私营工业进行不变价产值核算,然后进一步延伸到基本建设领域不变价格的应用,以及1952年不变价格修订为1957年不变价格过程中所考虑的问题。
第二是各部门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岳巍在“关于工农业总产值统计分类和计算方法的几个问题”中系统讨论了工业和农业的生产范围,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这两个部门总产值的核算方法以及背后的考量,比如为什么农业总产值用产品法而工业总产值则采用工厂法。他在另一篇文章“国民收入生产的计算方法问题”中,主旨是讨论各部门净产值的计算从而实现国民收入生产的计算目标,但其中用相当大篇幅涉及农业、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商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相当于是对总产值计算方法的一次全面介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涉及具体问题处理的文章,如在制品的产值估算问题。
从1956年后期开始,《统计工作》中有关产值刊文的主题有了变化,从如何进行产值计算,开始转化为对总产值应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做讨论。这就意味着有关产值问题的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相关讨论一方面是提出总产值尤其是工农业总产值在管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探讨解决的方法。正是在解决方法的思路上,出现了不同思路。
《统计工作》以“本刊编辑部”名义刊出两篇针对应用中所显现问题的总结性文章,一篇是“在工业总产值计算中需要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另一篇是“关于农业总产值计算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相比较而言,总产值在工业领域应用的问题更加突出,所以前一篇要更加有份量。此外还有针对建筑业总产值问题的刊文。工业总产值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全值计算包含转移价值,由此难以正确衡量企业生产成果;用不变价格计算总产值造成了与企业实际脱节;“工厂法”计算方法带来工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无法正确衡量工业生产成果,与“产品法”农业总产值不相匹配从而无法科学显示工农业生产结构;上述种种进一步延伸,给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计算带来了负面影响,等等。
面对总产值应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何处理,大体有三类观点。比较激进的观点是要替换总产值指标,比如用净产值,甚至用利润指标作为企业管理应用指标。中性观点认为要保留总产值指标,但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计算方法,放弃工业总产值的“工厂法”,改而采用工业部门法、整体工业法,最终就是将工农业生产部门合为一体,按照国民经济法计算。更加稳健保守的观点则不同意上述颠覆性的改变,认为应该对当前总产值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分析。有些问题是相对的,是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不当问题。如果以新的指标替换,或者改变当前的计算方法,会因为计算方法复杂等问题而难以满足当前管理需求,还可能会因为新的不当使用而出现新问题。因此,这一派主张对现行计算方法做适度改进,比如针对一部分农产品初加工活动只计算加工价值,或者用大工业产值(将手工业等摒除在外)与农业产值进行比较以评价工农业生产比例,等等。持激进观点者以孙冶方的“从‘总产值’谈起”为代表,稳健保守观点的代表作是王思华的“关于工业总产值的商榷”,其余刊文则大体各种观点互见。较早对不同观点的系统展示可见“意见的分歧在哪里——关于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问题的讨论”,此后《统计研究》《经济研究》曾经刊载相关讨论文献的进一步总结文章。
值得专门说明的是“本刊编辑部”刊发的“关于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资料”,文中追溯了有关产值指标的历史和当前其他国家应用现状,其中重点当然是苏联应用总产值指标的先后变化,但文章中也有一小段话涉及到欧美国家的应用状况,其中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已不再发表工业总产值数字,而发表‘增加价値’(Value Added)数字了”。
1959年《统计工作》刊文大体可以属于第三阶段,主要是如何处理伴随农村人民公社化这一新形势所出现的新问题。 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区分,以及农业总产值也出现了类似工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问题。实际上,类似的发展中的问题在更早时期刊文中已经出现,比如徐唐龄的“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的产值是农业总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因为农业生产方式在发生变化所带来的问题,但相关问题在人民公社化之后的农村,变得比较显著了。“对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几点看法”,“关于工业生产范围的划分和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意见”,“还是工厂法好”,“谈社办工业总产值的新计算方法”,都属于这个主题范畴。
以下分别不同专题具体展示围绕产值指标的讨论内容。第一是针对总产值尤其是工业总产值所做讨论;第二是延伸到不变价总产值中的不变价所做的阐述;第三是围绕总产值的替代所进行的讨论。
主要历史文献列表
1. 国家统计局:关于不变价格的作用及其他问题的说明,《统计工作》1953年7期
2.“论以可比价计算的工业总产值计划” 《统计工作》1953年7期
3. 苏联译文:计算机器制造企业总产值时对在制品的估价方法,《统计工作通讯》1954年1期
4. 岳巍:关于工农业总产值统计分类和计算方法的几个问题,《统计工作》1955年2期
5. 尹大任:按不变价格计算私营工业产值的几种方法,《统计工作》1955年11期
6. 岳巍:国民收入生产的计算方法问题”,《统计工作》1956年1期
7. 本刊编辑部:在工业总产值计算中需要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统计工作通讯》1956年17期
8. 本刊编辑部:关于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资料,《统计工作》1956年17期
9. 本刊编辑部:关于农业总产值计算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统计工作通讯》1956年22期
10. 意见的分歧在哪里——关于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问题的讨论,《统计工作》1956年24期
11. 苏联译文:关于在基本建设方面采用不变预算价格的几个问题,《统计工作》1957年1期
12. 上海财经学院统计系:关于工业总产值问题讨论的综合记录,《财经研究》1957年1期
13. 田起:修订1952年不变价格中的几个问题,《统计工作》1957年1期。
14. 徐唐龄: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的产值是农业总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工作》1957年1期
15. 王持位、毛泰富:我们对按工厂法计算总产值的看法,《教学与研究》1957年第3期
16. 张苏:总产值和净产值两种计算方法应该同时并用, 《统计工作》1957年5期
17. 龙荣华:关于计算建筑业产值的几个问题,《统计工作》1957年8期
18. 祖延安、王命先:论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教学与研究》1957年10期
19. 孙冶方:从总产值谈起,《统计工作》1957年13期
20. 王思华:关于工业总产值的商榷,《统计工作》1957年13期
21. 国家统计局综合统计司:关于总产值和净产值的讨论,《统计研究》1958年2期
22. 宁克庭:关于工业总产值指标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58年6期
23. 桂五:对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几点看法,《计划与统计》1959年3期
24. 李志明:关于工业生产范围的划分和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意见,《计划与统计》1959年4期
25. 陈振裕:还是工厂法好,《计划与统计》1959年4期
26. 吴辉:谈社办工业总产值的新计算方法,《计划与统计》1959年9期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规划项目“中国统计学史”(项目号19XNLG01)支持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关于作者 高敏雪
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统计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统计学会副会长,是国家统计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气候变化第三届专家委员会成员。研究领域以国民经济核算为中心,延伸到环境经济核算,并扩展到整个政府统计。
编辑 | 李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