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统计学国际论坛人物专访及会议纪要
2006-06-14
袁卫,我国首批经济统计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统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初夏的北京,生机盎然。2006年6月10日,“2006统计学国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美国、日本的百余位知名统计学者在此论剑当代统计学的前沿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做了主题发言,8名顶尖级的统计学者进行了专题报告,次日又有54个代表分别在三个分会场发表了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此次统计盛会,统计精英们将有哪些新的思维碰撞,高校、科研院所在提高统计信誉、服务经济社会方面有何作为,怎样看待大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围绕这些的问题,《中国统计》记者采访了“2006统计学国际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国内著名统计专家袁卫教授。
搭建交叉融合的平台
在不久前落成的人民大学“明德楼”主搂办公室里,袁卫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举办论坛的目的,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统计学院的目的是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想适应统计的发展,搭建一个统计交流、应用的平台。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几乎所有的学科、所有的领域都积累了数据,都需要用数据来说话,需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这个趋势,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明显,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搭建起一个平台,让各个学科都能在这里交叉、融合,然后产生新的碰撞、新的启示,借以实现科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早就听说袁卫教授是一个睿智、健谈、能干的学者型领导,零距离接触,使印象在现实的感受中得到印证。
采访从举办论坛的目的讲起,袁卫在高度概括了上述一番初衷后,接着又举例说道,举办论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建立一个市场,有供有求。比如,搞历史的、文学的、搞技术的,他们有问题需要解决,就到这个平台上,或者像到市场一样,提出需求,通过论坛提交成果,互通有无,得到满足。这里统计理论、方法、技术、应用和案例都有,可以说聚集了当代统计前沿和统计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始建于1950年,两年后成立统计学系,是新中国经济学科中最早设立的统计学系,2003年7月,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多年来,坚持统计理论和统计应用的结合,统计学院不断得到新的发展。那么,人大统计学院声誉在外,具体又有何特色呢?
袁卫表示,人民大学没有把统计学系建到商学院去,也没有把统计放到经济学院或理学院,学校不但保留了统计系,还建成了一个统计学院。目的就是希望统计学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加强它的基础和方法研究,更重要的是希望把它应用的触角、领域拓展到自然科学、工程、医学、农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管理等领域,这就是我们学校经过认真研究设立统计学院的目的。
在现行的研究生专业目录里,统计学分在三个门类中:一个在经济学门类,专业称为“统计学”;一个是在理学门类,称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还有一个在医学门类,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我们统计学院这三个领域的硕士点都有。有些大学虽然三个点都有,但不在一个学院里,是分散的。我们是融合在一起的,都在统计学院里。这样就改变了经济学科的、理学学科的、医学学科的分散布局,。这在全国是惟一的,希望能够形成学科的交叉、融合、碰撞。
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袁卫从这次参加论坛的人员向我们引证。他说,可以看到这次邀请来的专家,像Lawrence D. Brown、范建青、郁彬、何旭铭、赵民德、朱力行等,在国际统计学界都是很有影响的。Lawrence D. Brown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范建青是国际统计学界最高荣誉、有统计学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考普斯总统奖”的获得者。郁彬是美国最好的统计系、加州伯克利大学统计系的正教授,她带领的课题组在机器学习领域做出了很好的工作成果,可以说是美利坚的统计巾帼。
我们这个论坛请到了一批最优秀的华人统计学家,搭建平台,筑巢引凤,通过交流互补,实现整体提升。论坛还吸收了包括人大、北大等高校的学生参加。这对拓展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很有益处。
袁卫说,在2004年6月成立统计学院的同时,我们就筹办了第一次论坛。基本上每年办一次比较大的国际论坛,中间还有一些小型的研讨会。学校还设立专门的经费,请国外知名教授来校系统讲学。我们的目标是想通过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把论坛打造成一个在国内、国际都有影响的品牌论坛。
助力提升统计的信誉
履新不久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许多场合提出打造阳光统计,建立统计信誉,提高数据质量,服务经济社会的诉求。应当说这既是领导关注的重点,又是公众热盼的看点。作为统计的最高学府和统计论坛又将如何助力、怎样作为呢?
袁卫像经过深思熟虑,对这个问题脱口而来。
昨天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发言时也谈到了,以后再发布数据时,应该同时公布调查和统计方法。因为只有将调查、统计方法等与数据同时公布,社会才能够理解你的指标,才能够判断你的数据质量,对研究者来说才比较好用,而且不会对你有更多的猜测和质疑。最多就某些方法提出问题跟你商磋,这样的讨论还可以促进调查统计方法的改进,使我们的工作越做越好。否则,你听不到改进的意见,统计的信誉很难提高。
统计功能的理解对信息服务和统计信誉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问题上,袁卫有话要说。他认为,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不是并列的,信息是基本职能。统计的最重要功能是把数据搞得非常准,正如邱晓华局长昨天讲话所说的,达到领导放心、社会满意、国际认可。你如果数据都不准的话,不可信的话,还谈什么咨询功能,监督功能?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抓住最根本的职能把它做实,然后才是第二第三的功能。如果搞颠倒了,本末倒置,那就会丧失信誉。
在服务社会方面,袁卫结合学校的任务谈了他的看法。他强调,要把统计提高到社会满意的程度,这既是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目标和责任,也是统计院系、统计教师的责任。学校要围绕学校的三个基本任务去提高统计的信誉。一是培养人才,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输送到统计系统去,从根本上提升统计工作水平;第二是科学研究,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统计工作的质量提升了,社会的信誉也就提高了;第三是社会服务,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正在探讨如何加强的问题。我们与北京市统计局共同建立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统计科学研究与应用中心,一方面科研成果服务于统计工作,同时统计局又成为大学生实习的基地,为培养人才搭建了平台,这是双向、双赢的合作。
袁卫指出,统计地位的提高也是个双向的、循环的过程。我们的工作质量提高一步,社会认可就增加一分,领导也会更重视我们。领导重视了,给你的资源、给你的支持力度就会大一些。这是一个环,是个循环的过程。举个例子,经济普查结果公布出来后,有不同的反响。但是,整体上看是一次正面的统计宣传和信誉的提升,包括数据的质量认可程度是好的,而且敢于修正历史数据或者不足,其实在一次大规模普查之后修正数据是国际惯例。能够比较坦诚地把调查的方法和尚存在的不足予以公布。我觉得在社会上并没有减分,而是在国内外提高了统计的信誉。
他说,美国科学院院士Lawrence Brown教授昨天发言讲,美国人口普查有近2%的误差。美国是发达国家,统计调查中高科技应用广泛,还有近2%的误差。他们公布这一误差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数据信誉。我们调查的误差对外公布通常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比美国准确率还高得多,社会上出现一些对数据质量的质疑并不奇怪。误差的大小往往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程度联系在一起。对我们的统计数据,第一要实事求是,第二要敢于承认差距,这非但不会降低信誉,反而有利于不断改进,提高信誉。总的来讲,对政府统计工作,老百姓有很高的期待。我们国家的统计制度、方法,数据质量都会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进和提升。
论道大学生就业出路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段时期以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几年,到政府机关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多了起来,而在家长、学生填报大学志愿时,选择统计专业的比率却不是很大,这一“热”一“冷”的背后是什么?
袁卫首先从大学生就业难讲起。他说,现在确实存在着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问题。准确地说应当是大学生在北京或者大城市里就业困难。说实在话,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这么快,国家需要那么多的人才,我们大学生的比率和美国大学生,与欧洲大学生的比率相比,真的是很低的。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我觉得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中国培养的大学生是不是太多了?这里边既有地区失调的问题,也有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当然,我们大学教育中能力的培养也还明显不足。但是,不能笼统地讲大学生多了。大学生不一定非到大城市才有出息。毕业生都瞄准大城市,那当然就业难了。以北京而言,全都一咕脑地涌进来,仅北京就集中了六七十所大学呀,那么多人都集中在北京就业,而北京就业的市场是有限的,问题在这儿。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都想往条件好的地方去掘金,去创造、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造成潮涌一方的重要原因。然而,这只是其一。袁卫托起脑袋沉思了一会。蓦然,他深邃的目光中向我们传递着另外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改善地区差别,改革人事制度的问题。他说,大学生就业难有着复杂的因素,既有个人观念上的原因,也有社会改革的问题。从深层次分析,还是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因素的影响。如果到西部就业的大学生一个月能拿上几千元,条件虽然相对差一些,但待遇不低,我看还是有人愿意去的。所以我说,所谓大学生就业难,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就业困难。随着相关制度的出台,比如到西部、到农村工作几年后还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还可以返回城市等等,大学生还是愿意到企业、到西部、到基层去的,这个问题是能够逐步解决的。
袁卫还从办学一方反思了相关问题。他指出,从教育本身来讲,从供给一方,从学校培养人才这个方面来讲,学校确有一个怎么样针对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问题。我以为,全国大学应该是分层次办学的。我们国家的大学,不分条件,都想办成一个模式,都想办成综合性的重点大学,这是问题的所在。殊不知,高校是应该分层次办学的,既有培养精英的大学,也有更多的培养实际企业、公司操作人员的职业技术学校,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有学校培养,每一所大学、每一个学院都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
他说,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单一,没有特色也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趋同的,有的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意干。在美国,职业学校学生一毕业很快就上岗,他们也分为本科、专科,比如去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等等,他们并不觉得丢人。因为他们去了就能上手,而且也可以挣到相对应的工资。而我们现在就业市场很不正常,专科生就能做的工作本科生去做,本科生能干的工作研究生、硕士生去干。学非所用,人才浪费,市场供求关系明显地错位。
当然从学校来讲,中国人民大学的培养目标,我想包括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都是希望培养整体素质比较强的学生,并非统计学院就对着国家统计局,对着北京市统计局。我们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的毕业生。但是,真正的能力体现,也许是未来五年十年。其实用人单位也是希望人才的多样化,不希望趋同化。我们现在也很难给学生毕业去向定位,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到银行去了,保险公司去了,到咨询公司去了,政府机关去了,都可以呀!
袁卫说,现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在就业方面也是多向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发展在于基础,基础素质好了,眼前上不了手,培训培训,熟悉熟悉,很快就能上手,重要的是将来能够很好地发展。职业技术学校的针对性就应该比我们强,应该培养下手快的,专业性强的毕业生。总之,学校不能一个模式办学,学生也不要死盯着一个方向就业,大路朝前,各走一边,发挥优势,成功就在眼前!
灿烂的阳光,透过玻璃把个办公室照得通亮。采访临近结束,袁卫充满激情又满怀信心地讲道,统计是个朝阳般的事业,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发展,统计的地位必将愈益提高,作用愈益彰显。也许是由于在美国进修讲学,对美国比较了解的缘故,末了,袁卫又以美国为例说明这个道理。他说,在美国做统计的地位很高,在大学里,在研究机构里,搞统计比搞数学的人更容易找工作。现在美国最好大学的统计系里差不多都可以见到中国人,哈佛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一流统计学系的系主任都是华人。美国每年有500左右的统计博士毕业,真正到大学当老师的仅仅1/8左右,多数统计博士到公司和研究机构就职,尤其在生物、制药和咨询等领域,统计更是受宠。我们国家统计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重视统计的趋势正在加强。经济普查的成功其实也是对统计的一个宣传。随着统计改革进程的加快,统计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2006统计学国际论坛”召开
6月10日至11日,“2006统计学国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香港浸会大学统计研究与咨询中心联合举办。这是继2004年夏第一届论坛之后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第二届统计学国际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统计学科的前沿问题、目前已有的统计研究、统计学科人员培养。来自中国内地、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及美国、日本的百余位知名统计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论坛于6月10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了开幕式,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先后发表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教授对本次论坛的情况做了介绍,普林斯顿大学范剑青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邱东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赵明德先生等分别代表国外学者、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的学者,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开幕式结束后,美国科学院院士Lawrence Brown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统计学教授范剑青、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司长许宪春等八位国际著名统计专家和政府官员为本届论坛做了专题演讲。6月11日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的三个平行会场进行了54个议题的报告和研讨,83位会议代表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2006统计学国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成功举办,既反映了该校在我国统计学研究和教育上取得的成绩,也证明了我国统计学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并逐渐与国际顶尖水平接轨。此次统计盛会,在促进我国统计学科建设和统计人才培养,以及统计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
200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