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最新通知 /

新闻公告

学术·预告 |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实务-应用”系列讲座第三期

2020-09-22

报告时间:2020年9月26日(周六)14:00

报告形式:腾讯会议

报告嘉宾:杨灿  杨仲山

报告主题:

重新规范宏观经济总量分析的基础概念——从对“国内”“国民”指标的长期误解谈起

正确理解购买力平价法GDP

讲座直播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s/nQB8CyJ6wnRM

重新规范宏观经济总量分析的基础概念——从对“国内”“国民”指标的长期误解谈起

报告人:杨灿

报告摘要:GDP与GNP长期被人们解读为分别按“属地”和“属民”原则计算的社会最终产品总值。尽管SNA1993和SNA2008反复澄清两者的区别不在于核算范围(国内与国民),而在于核算内容(产出与收入),但有关问题并未完全解决,造成了长期困扰。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自认为了解其中的概念差异,并试图据以解释和解决与此有关的问题,其给出的结果或判断却往往互有出入甚至完全相反。鉴于GDP等关键总量构成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因此,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全面厘清并重新规范有关的国民核算指标概念,构建科学完整的宏观经济总量序列。

报告人简介:杨灿,厦门大学教学科研重要岗位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统计学)、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学术委员、福建省统计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统计学基本理论、国民核算与经济统计、宏观经济数量分析。长期担任国家精品课程“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主讲和负责人。

正确理解购买力平价法GDP

报告人:杨仲山

报告摘要:世界银行2020年5月发布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结果。以美元为基准,中国的购买力平价(PPP)为4.184,按PPP法计算,中国2017年GDP为19.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比美国高0.5%。这个结果与汇率法GDP有较大差异,从而引发思考:PPP法衡量的经济总量是否科学?应该怎样理解PPP法GDP?本报告旨在从购买力平价的内涵、2017年PPP法GDP与汇率法GDP比较分析方面来理解购买力平价法GDP。我们认为,在国际经济总量比较中,采用PPP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一些弊端。

报告人简介:杨仲山,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国民核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副理事长,《统计研究》等杂志编委。

主持人:宋旭光

主持人简介:宋旭光,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院长,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统计研究》等杂志编委。